2014年12月8日第十四届中国防水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,研读明年整个宏观经济的走势,和整个的中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。深入解读了“十三五”我国建材行业发展战略,并探讨了2015年中国城镇化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。以下为会议实录:
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主任、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
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主任、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:今天介绍一下今明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,明天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就正式开始了,主要是介绍一下今明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,明天中央工作经济会议就正式开始了,中央政治局会上也把经济会议的主要内容做了介绍,提出了明年的主要工作,按照老朱的要求,把新常态、三期叠加,包括十三五期间的发展,在这个基础上看看我们明年中国经济到底怎么走?这两年咱们都有个感觉,传统行业,钢铁、水泥、建材这些行业是比较困难的一年。最难的是煤炭和钢铁,我们昨天还见到了内蒙的同事过来讲他们的煤炭行业,为什么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?两三年以前这些行业都非常火的,怎么去解释这些问题呢?我想讲三个问题,第一个问题,从2012年以后中国经济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,中国增速从10%降到7%左右,总书记称之为往高速增长的转换期。第二,经济增长速度缓下来以后,企业家也清楚,给你10%的增长速度,现在是7%的增长速度,很多产能就过剩了,原来按照10%安排的产能,像钢铁、能源,能源是最典型的行业,完全是为咱们做服务的,这个价格降下来以后,这些行业产能就过剩,大家就感觉比较困难,所以我们就把这个过程叫做结构调整阵痛期。08年我们国内出台了很多扩张性的政策,08年政策扩张期间,我本人也在制订政策,当然了有很多说法,包括说扩张太厉害了,实事求是的说,08年我们都很着急,制订政策的时候,我听温家宝书记就讲过五次,说你们都没有经过这个事情,你们知道有多难吗?周小川行业说,你们不要当事后诸葛亮!我认为当时四万亿确实急了一点,但是本身没有错,主要的问题在于货币投放过大了!我记得08年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,在那个会上就有很大的争论。现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有一句话,他跟老郭说,说你贷不贷款,你要是贷款银行死掉,我企业活了!你要不贷款,咱们两个人一块死。当时郭主任说我肯定按照中央的政策执行,但是他说,我贷谁不贷谁你不要干涉我!回国都来看,扩张政策确实有一大堆的负面效应,现在看起那个时候货币扩张是绝对快的。
所以现在就面临了三期叠加的阶段,实际上我们调研也感觉到很多地方政府,包括企业也很难受,原来搞10%,为什么现在不往10%搞了?你搞10%我们就不痛苦了。很多人问这个问题!第二,省委书记机关部门也在讲过去我们很容易干的,速度一慢怎么办?咱们就盖房子,把一些企业拉过来,一投资,经济不就上去了吗?为什么现在不能这么干呢?这样钢铁也过剩,水泥也过剩,玻璃、煤炭也过剩,那么搞的话,经济还可以搞下去,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就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。第二搞不上去的过程中,企业要调整结构,是两种调整方法,一种把过剩的产能消化掉,我们不是说淘汰掉,是消化掉,淘汰和消化是两个概念,中国很多产能非常的先进,你淘汰是一个办法,不让它破产倒闭是一个办法。还有一个办法是让它的产能转移出去,往外转怎么转?是我们现在搞的一路一带,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跟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,通过对周边国家大量的建设,我们成立金砖银行,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,私募基金,把你的产能往外转。这些战略我们就出来了。
我们现在看这个战略,就针对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。明年、后年的经济形势也跟这些问题连在一块了,这是我讲的大的背景,怎么看我们的“三期叠加”,为什么我们的速度上不去?总书记讲了在APEC会议上,就提出“三期叠加”的概念,去年就提出来了,到今年5月份,他又把“三期叠加”的概念理解成新常态。为什么从“三期叠加”过渡到了“新常态”的概念呢?我先给大家做一个介绍;“三期叠加”这个概念本质上是对的,增长速度换挡了,结构开始调整,还有一个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,我有一次在会上我跟领导汇报,我说老的“三期叠加”有问题,特别是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!你这些政府已经执政两年了,你还想再消化上一届政府的扩张政策引出来的后遗症?第二,出了问题你要解决问题,你不能老往前届政府头上追,我说在座的很多领导同志,你们在上一届政府里也任职,你有没有责任?有责任!三期不能老期,但是这个现象又存在,你应该用一个新词代替它。我认为这个“新常态”就算是能替代“三期叠加”的词。“新常态”的含义和“三期叠加”的含义是一样的。但是提出“新常态”这个词学术界也有不同理解。你说“新”我理解,跟以前的旧比是新的,以前的产业结构发生在传统行业,钢铁、水泥、煤炭等,我是靠投资拉动的,现在这些行业过剩了,我要变成服务业往新兴产业发展了,它也是新的,但是“常”是什么概念?咱们理解的“常”是比较长的一段时间,进入一个新态,又进入常态,你能不能说中国现在的经济就是常态了?没人敢说!在一段时间降到了6%怎么办?经济学家也反对这个新常态。但是总书记在APEC会议上正式说,我们还是进入了“新常态”,接下来是这个“新常态”是什么含义?怎么面对这个“新常态”?这届政府是怎么干的?为什么要这么做?明年是不是还得这么干?明年会是什么样的情况?
所以我给大家讲四个方面的内容;第一,简单把“三期叠加”和“新常态”的含义和原因给大家做介绍;第二,给大家讲一讲在“新常态”的情况下,我们这几年是怎么干的?宏观调控。第三,明年的经济形势到底是什么情况?主要的问题在哪?王主任一会还要讲房地产,我们个人看法明年的核心问题就是房地产。但是对房地产不同的看法就决定了明年政策上的调整。最后看看明年大概的具体情况是什么样的情况。
第一,“新常态”,不是“三期叠加”,“三期叠加”这个概念大家很清楚,“新常态”总书记把它定义成了三个,说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进入了7%左右的增高速。第二,他说产业结构要调整。第三,动力机制要变化。我们又加了一个词,在“新常态”这个期间已经面临了很多挑战,我总结为中高速“新常态”,结构要优化。第三是新动力。第四是在这个期间有很多挑战。
我就把这个“三期叠加”和“新常态”理解成一回事,它为什么变成了中高速了?为什么动力要优化?为什么这在个期间有很多风险?这些风险是什么?我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。第一,我们把它叫经济增长速度换档了,从10%左右换到了7%,为什么从2012年开始,过去10%的速度就持续不了?到今年3年时间,我们GDP增长速度提到8%,我们看看在座的各位都很有明确的解释,都有切身的感受,你去招工的时候工人工资涨的还挺快。一般研究经济的人,核心问题是就业,任何一个国家,有时候不是为了发展经济,就是为了让大家就业。就业充分了这个国家就好了。当然你要解决就业,必须发展经济,没有经济发展就解决不了就业。第二,还不能让农物价涨价的太快!所以一般来说,经济的核心是就业和物价。如果就业没有问题,就证明这个经济开始合理了。现在这个速度降到了7左右就是合理的,为什么突然在10左右一下子就降到7%左右了呢?经济学都没有很好讨论过这个问题。把这个问题看得比较透的有一个经济学家在中国,叫蔡法(音),他在3年前就开始研究中国人口问题。那么,中国经济换档期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问题!你生产的产品靠什么东西把产品生产出来的?第一,你得雇劳动力。第二投资建厂。在座的企业家把劳动力和资本结合在一块。当时里面有管理有体制,结合在一块你的产品就生产出来了。那就是人来消费,一旦人的结构发生变化,人的需求结构马上就变了,你生产的东西也得改变,你不改变,有的东西短缺有的就过剩。
所以人是核心问题,人的收入水平,发展阶段是核心问题。现在发展到什么阶段了?有多少人?这个人是什么结构?干活的人多还是吃饭的人多?老年人多还是小孩多?过去我们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,到处是人,劳动力多得是,现在马上就变了。
我给大家看看这个表,说我过去1978到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10%,劳动人口是一个点,投下去的钱是5.6个点,还有三个百分点,除了资本跟劳动力以外的贡献,就叫全要素生产率。这是3.3,经济学简单的来解释这个。这个3.3是全要素生产率,我们说你雇了劳动力,用了你的厂房生产这个东西,除了劳动力以外涨的那块我们叫全要素生产力,这个全要素生产力又是怎么出来的?为什么你用了资本以外,还多生产这些东西?我们研究经济的人稍微做过研究,有时候解释这个问题还挺难的。我们现在很多政策要改变的问题,除了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,我们经济学里就叫它全要素生产率了。在中国有五个因素。一,就是人口的转移或者是城镇化。举一个例子,比如一个人我在前面算的时候,我把这个人算进去了,因为这个人是农民,第二天我把他雇佣到城市打工了,我就问他在农村的时候一年收入多少钱?现在大概7千块钱,现在累积成你给他两千,一年收入3万,他一旦进了城,他劳动生产率就提高5倍了,只要我们把农民吸收到城市里,从农业部门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去做工业部门,他的劳动生产率马上就上升了!我们叫做劳动力转移。城镇化是中国经济最大的动力所在。同样这个人从农村到城里他劳动生产率就提高了。我们现在就要看,中国还有多少人从农村变到城市来?你的城市化率有多高?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了。
第二,我们叫开放效应。同样大家投资,比如都是生产水泥,谁的效率最高?刚开始的时候一定是老外效率最高,同样投一块钱,他能赚1.5元,国有企业投一块可能赚1块,为什么呢?因为最高技术是老外的,我们跟人家学,我们叫后发优势,中国通过对外开放,把老外的投资拿进来以后又提高了我们的效应,就是开放。我们要靠一路一带想办法把老外的技术拿过来,开始投人家的,投不过来我就研发,边研发边学。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保护知识产权,不然没有人搞发明创造了。这个效应在下降,为什么?中国改革开放30年老外的技术你能拿来的都拿来了,有的不给你,有的给你也拿不来!经济学家在争论,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老师就说,中国经济现在年收入水平只有美国1/5,日本、韩国、台湾在中国这个水平的时候,收入水平是美国1/5的时候,他们还持续30年8%的增长,他有自己的结论,我们比美国差那么多,中国也能保持8%的增长。林老师说中国还可以保持8%30年,那他的结论跟我们的结论就矛盾了,总书记说到不了了,目前是7%,再过30%可能3%到4%了!林老师说还可以搞8%啊?所以有人说林老师又在发卫星了!我们说,开放的效应在下降,原因是你想拿人家的基础拿不来了,能拿的都拿来了,拿不来的就自己研发,你投一块钱效应很低,研发失败一分钱换不回来,但是你用了人家的没有问题,人家都试验过的,拿来就可以用的。
航天、航空、计算机我们还差得很远,但是拿不过来,过去中国拿人家的技术很简单,买一个楼拆一拆,我就模仿出来了,现在你拿人家的计算机拆开试一试?集成都是人家的,拆开就坏了。咱们的火箭发射是对称的,一个筒子,美国的发射可以非对称的发?火箭边上装一个大包,往上运吃的,那是很难的,而且发上去的体量是中国的7倍!第二,人家航空发动机上去还可以再回来!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上去烧完了就完了。我们去美国机翼去看,那个速度耐高温4千多度,没有问题,中国转几个小时就软了!后来我们问他们,他们说那是陶瓷的什么材料合成的,跟我们一块去的老总说,就这么一个东西,这么小,上面全是口,陶瓷的,谁也造不了,只有美国能造,给你看,你回去化验去,化验完了你也造不出来!那怎么办?中国要创新了!你得鼓励科研人员要进行产权知识产权保护,你创新出来的成果我要给你,否则没人创新!
第三,人力资本。创新得有人,你得培养出人才,现在中国的大学制度都乱了,大学还有政局级的,整个大学体制已经彻底完蛋了。然后就是研发、科技进步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“其他”,经济学里有规模经济,雇一个人投一块钱,你生产的产品要比第一个投进去的还要高得多,我们叫规模经济,服务业没有,比如说洗脚的、理发的,我一个人只能给一个人理发,不可能给十个人理发,但是汽车不一样,投进去满负荷生产,规模效益很大。09年以后中国的规模效益没了,负1.24,平均下来是0.34,但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,中国其他的规模效益就没了,中国为什么这两年没有规模效益了?原因很清楚,产能过剩。那个产能放在那不硬哪有规模效应呢?这是我们中国经济下来很重要的原因。我这么一解释大家就清楚了,过去改革开放30年,一个是靠人,一个是靠投资,一个是靠城镇化,劳动力转移,一个是靠开放,拿人家国外的先进技术。还有一个靠我们的教育、靠我们的研发、靠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规模效应。
我们回过头来看,我们这几个因素还有没有?我们就发现没了,很多生产要素没了。第一,人口红利开始下降,劳动人口开始下降了,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呢?2012年。16到60岁就业人口一年下降300多万,原来有的是!雇的工资也不涨,所以企业利润很高。这两年稍微一雇工资就涨上去了。中国这两三年,特别是今年,工人最满意,因为物价不涨,他的收入在涨,生活水平在提高的。谁最惨?企业家和政府,企业家没有利润了,政府没有税收了。就是这两年发生的。今年老百姓是最高兴的,什么东西都不涨,工资在涨,那他的收入花的很舒服。人口红利在下降,劳动力在下降。
第二,劳动人口下降,老年人增加,小孩在增加,干活的人少了,吃饭的人多了!你剩的东西就少了,生产的东西都让你吃掉了,剩余的东西少了,我们叫做储蓄,储蓄就变成了投资了。能投的东西少了。投资少了,它的速度就下来了。还有一个,后发优势少了,你想再拿老外的东西拿不来了!第二,城镇化的速度在减慢,很多农村人能转的都转出来了,转不出来在农村全是老头老太太,我们叫留守儿童和留守父母!你还能转多少人口外出?要么是国家把他们都养下来,老头老太太小孩都转进来我养着你,但是现在呢没有收入了,养活不了那么多!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环境约束!现在到处是雾霾,雾霾就是APCE蓝,那怎么来的?就是那段时间把周边所有的工厂都关了,一直关到内蒙和山东,你一关了,APEC蓝有了,但是经济没了!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,可能一般人不太关注的,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人均收入水平达到我们现在的水平,按人均计算我们是7千美元,普遍价计算我们到了1.1万多美元,这是什么概念呢?80年代小平同志刚开始改革的时候,解决温饱问题,80年就解决了,农村一改革,80年老百姓温饱问题解决了。从85年开始,我们解决的是家用电器,新三件,洗衣机、电冰箱,我们60年代初这些人都清楚,那时候刚分到发改委,人家都羡慕我们说你还能拿到彩电票和冰箱票!到了95年,所有城市全部解决了。小平第二个战略目标到2002年基本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!解决了吃穿、用、下一步是汽车、住房和电用产品,2002年北京市汽车开始爆发式增长,解决到现在,你看北京堵成什么样了!全国汽车从2002年到2012年十年增长了21倍,到现在汽车基本上进到家庭去了,现在唯一的是房子,房子人均居住面积36平米,超过了日本。你还要再买房子?
汽车也差不多了,住房也差不多了,下一步老百姓再需要什么?我准备养老了!准备出去旅游了,准备搞教育,要一个好的空气,这就是服务业的速度,服务业没有规模效应,一发展到服务业这个国家的速度马上就降下来了,但是服务业雇佣的人多,所以就业好。我转变到服务业,在目前中国的发展阶段,汽车、住房、家用的电子产品计算机、iphone、手机还有一定的消费数量,但是它的速度已经降下来了。那GDP速度就降下来了,然后开始往服务业发展和高新技术行业发展,高端的医药装备,我得保养我的身体,要求吃的东西质量高一点,不要说温饱解决了,我再吃原来的菜?寿光的菜全是化肥农药!那怎么办?提高产品质量,改变我的土地。朝这个方向发展,大家看这样一发展速度就下来了。所以2010年开始,我们非常的明显,劳动力下降!从2010年开始,中国的抚养比上升,劳动力下降以后干活的人少了,吃饭的人多了!2010年抚养比一上升,储蓄率马上就下来了。现在中国的储蓄率已经开始下了,抚养比在上升,人口在下降。我们把这个东西一算下来,按照我刚才算下来的因素,最大能到多少?今年可以达到7.8,明年使劲干,干到7.5,十三五怎么干就是6.5左右。如果我的GDP是6.5,我问各位,你生产钢铁的、水泥的、生产玻璃的,按照6.5%的速度你的产量多少合适?大家算一算都过剩了!
煤炭就过了,钢铁过了,电解铝过了,有人告诉我们说水泥是过的,产量就不能那么多了,尽量少点投资,第二,想办法往外转一转,还有该让它破掉就破掉,这是我们进入经济调整的镇痛期了。
第二,经济调整的阵痛期。我的需求结构变了,产业结构也要变。传统行业发展要慢,新兴行业发展要快一点,但是新兴产业你投进去的投错了就完了。新兴行业我破产了银行钱怎么还?有的企业就得倒闭,或者企业家就得自杀!所以在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出现了这个问题,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时候出了四个政策,他说拿走一批产业,别让它都倒闭,兼并一批,然后淘汰一批,第四个是走出去一批,我们当时叫“四个一批”的政策。2012年面临这种局面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这么几个政策。所以结构调整我就不展开讲了。我们在这给大家讲不负责就完了?真正的企业家,一定要考虑我到底干什么?不干什么?所以叫结构调整的阵痛期。需要多长时间能调过来?一般的人讲是3—5年,现在我们从2012年开始调三年了,所以我说明年后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时候,有的企业家调的早的就挺过去了,调的晚的就挺不过去。3—5年就开始倒闭了。所以现在这个时候跟中央政府一再说,要善待企业家,包括最低工资标准别整那么高,让企业先过去,给企业减税减费,不要再增加企业的负担了!因为地方政府收不到税就拼命的找企业拿钱去,那企业的压力是增加的。很多政策到了省市一级就变了,企业反映税费是上升的。
第三,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。确实很困难,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事,另外政策到底对错?说错的是很多的,我刚才也讲了四万亿可能没有错。2008年当时美国的财政部长巴尔森,他当财政部部长之前是美国高盛公司的董事长,美国五大投资银行之一,赚钱赚老了,把他任命为财政部长,当财政部长中国宏观的问题他也很清楚,我说08年当时困难到什么程度?这家伙2008年来中国三次,5月份来过一次,跟中国交流,我们就问巴尔森你们房地产刺激贷款有点问题,问题大不大?巴尔森告诉我们没有问题,我们刺激贷款只有五千亿,对美国来说小意思!8月8号他又来了,中国奥运会,他配这布什总统开奥运会,又去见张平,张平问他过了三个月了,美国情况到底怎么样?他说比五月份要困难,有一万亿坏账,但是问题不大。11月份他又来了,9月份雷曼兄弟就倒闭了,11月份中美第二次战略对话,这哥们来了,他已经在美国众议院院长下跪了!他再跟中国谈话的时候说,美国已经完了,我已经没有办法了,奥巴马上台了,我财政部长也不当了,美国经济已经不行了!巴尔森在前不久我们去美国也见到他了,他成立了智库专门研究中国经济,跟中国非常友好,因为赚的中国的钱了。
四万亿我们货币投了多少?08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12月份,我们往这个市场多投了将近30万亿的货币,那年我们的GDP是30万亿。你投出来的货币增了60%,两年GDP增了不到20%,货币投了40,大不了我投出来30多万亿,咱们股市这两天火的,30万亿的钱投到哪,哪个地方涨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,还有一部分国有企业拿到了这个钱,就转到搞房地产去了,所以它带来了很大的后遗症,我们货币上去了,这几年我们回到12%、13%的水平,最高的时候我们一年货币投放38%,经济增长10%,多出来20%多的货币,就相当于物价要涨,我认为货币政策出问题了,不是四万亿出问题了。它带来五个风险;本来那些产能不需要那么多,产能过剩。第二,地方政府大规模的投资,借了一大堆钱。第三,房地产的价格涨的各位都有感受。2010年我们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开始治理了,说钱不能发这么多了,不允许地方政府问银行借钱搞建设了,地方政府把建筑建了,又不让它借钱,它钱哪来啊?我财政也没有多少钱,我要搞这个项目怎么办?我们搞出来一个影子银行,我不从银行借,我从银行表外借,还是银行的钱,但是银行转出来,通过理财产品,在座的各位都去银行买理财,理财是怎么回事?不通过银行了,银行跟证券、保险、信托合作,大街上典当行都可以借钱,然后倒出来的钱再借给地方政府,再借给房地产商。原来从银行借我知道你借了多少,从银行以外借钱傻了,我不知道你又借了多少!所以我们就开始审计,说地方政府到底有多少债务?2010年年底我们审计过一次,2012年我们又审计过一次!
第二,影子银行这么一搞带来了什么问题?本来是银行直接借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了,现在不是了,银行先给证券或者信托,信托再借给银行。谁在这个链条里都想赚钱,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后大家都知道一下子成本就上去了。这就是最近我们看到的,怎么搞在座的企业融资成本巨高不下,这是影子银行的事。马云他们又搞出一个余额宝,我们叫互联网金融,他又推波助澜,在我这买,我马上就给你,把银行的钱马上就分流出来。
第三,财政金融风险加大了!我没法监管啊。出事也不知道。我们把这个东西叫系统风险,这就是前期政策带来的后遗症。速度换下来了,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,该发展的发展,不该发展的要调掉,速度下来以后,财政收入不行了,原来政府承诺给老百姓干很多事干不了了,金融要出风险,所以加增高速,有结构,动力机制要发生转换,然后有风险。面对这种局面,我们是怎么办呢?解决的办法怎么办呢?总书记就在讲,宏观政策要稳定,微观政策要放活,社会政策要托底。宏观经济政策要稳定、改革释放经济活力,守住底线,最基本的就业包括大学生的就业不能出问题。第二,有人家的独生子女不能工作,天天在家里鼓捣微博。再就是最低收入家庭,保障一个人就业。第二,社会无就业家庭最低生活保障。第三,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。另外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影响,第二,引导好社会舆论。宏观政策基本稳定,定向调控,区间调控。第二,改革,克强总理上台,管的第一件事是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”,第二,进一步再改,改“财税”,社会政策托底我们基本上托住了,中央领导小组每个季度都开会,今年开了八次了。然后是引导舆论,成立我们互联网办公室。这就是我们要干的事。
在“新常态”只要就业每年保持1千万,7%的速度就够了。只要这个速度维持7%,宏观经济政策就不会动。克强怎么讲呢?保持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定向调控和区间调控的办法。第二,中国改革释放经济活力。政府的钱主要用于公共产品。这三年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。我们把它总结成“稳中求进,改革创新”,这八个字。稳中求进作为我们工作的主基调。
这么一个政策看,我们今年的情况到底怎么样?今年经济运行的特点到底怎么样?速度在放缓。但是就业没出大问题。第二,最近物价确实有所下降。速度往下降,核心是投资上,投资有三大块,一块是地方政府搞的基础建设,一块是房地产。还有一块是制造业的投资。制造业产能都过剩了,投资就弱了。房地产的问题就成为关键了。房地产到底升还是降?房地产有两种观点,一种认为我们9月30号房地产所有政策回来以后,大概房地产调整就差不多了,明年销售额可能好一点,我觉得房地产调整的时间会比较长一点。对房地产的不同判断,又要把经济稳在7%左右,如果房地产下降的快怎么办?没有那么快怎么办?85%投资是民间投资,如果房地产下的快,我基础生产建设就投的多一点,中央政府的钱投到哪?如果房地产不好,政府就要多花钱,多投点项目,发改委搞的七个投资产业包,准备搞七大投资包,我们发改委明确做好准备了,如果房地产好,我就投得慢一点,把民间投资都引进过来,如果不行政府就干的多一点。信息、电网、健康养老、生产环境、清洁能源、粮食水利,主要是兴工。让土地好一些,别老是化肥农药。
我现在讲到这,出口消费这个大家看了都差不多。房地产到底多少是合适?如果GDP7%,今年房地产的投资大概是12%,如果我们明年降到6%,又要保证7%的话,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多少?我们算下来大概要投20%,如果要投20%,按照我们现在的资金有缺口,缺3千多亿,财政赤字就要增加,如果房地产投资不是降到6%,而是8%,如果跟往年差不多,GDP不是7%,而是高于7%,如果明年GDP在7和8%之间财政政策就会有一个说法。所以说防水企业明年的问题不是很大。
第二是关于货币政策的,因为刚才讲了明年还有一个担心的问题,就是物价,最近连续往下跌,KPI和CPI也有所回落,你GDP4%左右,对着通货膨胀偏低了,我稍微有点意见不太一致,我说CPI跌的不大,劳动力成本还得上升。工业品价格下跌到底是谁的原因?过去讲全球的商品价格涨是中国的,只要中国买什么什么涨,卖什么什么跌,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拿上来了,现在急剧在下跌,铁矿石从120美元一吨,降到现在600美元,石油价格更不得了,从110美元一桶,降到70%,有人讲要40%了!所以我们想国际大宗商品下跌往转移的利润4500多亿!除了工业品的产值净下跌2%,如果中国的经济好,今年企业的日子是最好过的。但是你企业日子还那么过,证明中国产能过剩是真过剩,不是假过剩。所以PPI下跌,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国外的利润转移到中国带的结果,并不是我们的需求不足造成的。然后拼命的放货币,把经济往上拉,也拉不起来!所以我来解析,可能会减一减,把融资成本降下来,但是不会大规模的减息,即使要扩张也应该扩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!给企业减减税,让企业活过去!目前短期还有一个问题,你降息的目的是干什么?短期看企业融资成本还是很高的,迟迟降不下来,我们搞过国十条企业融资成本没有降下来,10月份又搞了一个,还有没有降下来,接着就降息了,两个星期以后,企业融资成本又升上去了!我们说企业融资成本这么高,核心原因不是货币少了,肯定是钱让没有效益的地方拿走了,该死不死的一些企业拿走了,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把这个钱拿走了,然后又不在乎利率,只要她到钱就行,利率一高,民营企业就惨了,民营企业一惨,我前面讲的结构要调整和转型谁来转?咱们在座的各位我不知道有多少国有企业,中国产业调整是民营企业的事,降融资成本是对的,但是这个政策取向是赶紧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,改完了以后让这些企业不要那么高拿钱了,那钱就多了,民营企业就可以拿钱投资了,所以你给它时间。这个过程中民营企业大规模倒闭怎么办?就是减税。
按照政策取向,明年我觉得保持在7%左右问题不太大!明年应该在7.5%左右,这样一来,核心就在房地产投资上。到底是6还是8%还是10%?我们预计明年房地产投资可能在7%左右,消费出口基本就差不多,物价跟今年相比压力差不多,整个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到那七个产业包里去了,我认为明年投资里面七大产业包里的核心管网的建设,农村环境卫生建设,农村道路硬化这块比较大,明年房地产销售量会比这几年略好一点,今年是负增长的,应该是明年房地产销售量比今年好一点,但是投资不一定。明年稳增长的速度在7%左右,就是财政稍微扩张一点,所以我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一点,稳健的货币政策基本是稳健。我们这样的政策取向基本就可以保持在经济速度在现在的水平上。
第三,大家看到股市这么火,我说从宏观经济角度来说解释不了现在资本市场这么火的情况!资本市场给出我们一个逻辑关系,股市到底的,第二,明年开始大规模的改革,只要改革这些企业的效益就比不改好吗?上市国有企业改的好一点,股市就涨。这个逻辑关系我认为是对的,明年我们往哪个方向继续改?我们这两年核心改的是行政关联体制,我认为是三个方面的内容,第一,行政审批权全部下放了,今年搞了800多家企业,成立820万多家企业,至少有820万人就业,第二,投资体制改革,投资这块我不管了,前两天我们解读了一下,跟我们投资所所长解读,发改委把投资审计权基本权放掉了,工业就两类没放,一类是汽车,一类是煤化工,剩下钢铁、水泥、玻璃愿意投就投去吧,当时有人问,发改委胆那么大?把过剩产能投资全部放了?我说很容易解释,产能过剩这个事深入人心了,我放了以后企业也不敢投了。
第二,环保压力很大。权利给了你们也要小心点,环保的约束也很强。剩下的是汽车和煤化工,汽车还赚钱,各个省都往上干。煤化工是没有办法,煤批多了,大家都想把产业链往上延伸,一投就多。行政管理体制第三块就是价格改革,明年价格改革的力度应该很大,能放的发改委全放了,我们价格司全军覆没,能源司全军覆没,上次开会的时候,说你们价格司今年谁来了?还有人吗?剩下的全部抓进去的!抓进去就放掉就完了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落实问题,明年核心的改革是两大块,一块是财税,地方政府融资平台,把平台债转换市政债,降低融资成本。第二块,明年的核心是改国有企业,这两块不改就很麻烦。但是国有企业改革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,但是它正在往前改,剩下的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,像金融、依法治国这些东西都在做。总的来说,再过两年苦日子,中国经济还会有一轮上升。